最近杭州市民发现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进入大众的视野,这是一个衣物回收箱,在当地的电视台的镜头之下一台GPS定位器跟踪到市民捐给这个大熊猫的衣服最终并未送达到贫困地区的居民手中,而是流入了江苏的旧物回收市场。
一时间大熊猫背后的运营企业被舆论包围了,从2014年4月开始大熊猫出现在杭州各大小区里。人们被告知被投诉大熊猫里八成新的衣服都将被用作慈善捐赠,而八成新以下的这是由废品公司经过处理之后制成纺织原料和相关企业合作制成再生产品。这个由环保组织绿色浙江和杭州申奇废品回收连锁有限公司共同推出的项目从刚开始就受到好评,目前杭城的大熊猫也给多大三千多个,那大熊猫肚子里的衣服究竟流向了何处呢?记者对此展开调查。
记者购买了一款GPS定位追踪并将它缝在裤袋里,来收废旧衣物的人员并没有穿工作服,他们把衣服放进麻袋之后,装上也没有标志的白色货车里,照理说这些衣物应该被送到申奇公司在余杭的分拣中心,而记者跟随GPS定位追踪器却一直辗转到了离杭州200多公里,来到一个看起来是废品收购站的地方。记者走进里面的一个仓库时发现工人们正在对刚运来的旧衣服进行拆包分拣熨烫,而另一侧仓库放着处理过并仔细包装好的旧衣服。
这里的老板告诉记者,只要能保证衣服的质量回收旧衣服的生意还是挺赚钱的,很多人印象中的大熊猫是一个和爱相关的公益项目,那些旧衣服被卖掉的消息引发了强烈反响,人们不禁质疑这家公司是否利用市民爱心无本万利大敛横财,市民们捐到大熊猫里的衣服又有多少是真正送到了贫困山区孩子们手中。昨天下午杭州申奇废品回收公司副总经理李忠回应,大熊猫其实是一个循环再生项目,慈善捐赠只是一部分,是媒体和公众误读放大了大熊猫的慈善意义,杭州申奇公司以经营盈利为主要目标,在大熊猫回收的衣物当中捐赠出的仅占回收总量的5%到10%,但对于记者提问的如何界定衣服八成新的问题,回应是都是公司的分拣员自行解决。当初牵头的杭州市城管委在昨天的记者会上表示,他们只是牵头搭建了一个平台将大熊猫项目引进社区。杭州市民政局则表示,他们只监管捐赠环节程序,机构信息登记在册。有评论认为,如果能形成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这样的闭合循环经济模式,必然是有利于废旧衣物产业链的形成,但现状是这样的一条产业链亟待完善,回收途径是否公开透明,再成品能否赢得市场。相关部门对市民政城管和商务等相关部门在恳谈会上一致表示,如何打好公益牌让有意捐赠衣服的市民意愿得到满足同时又能减少浪费,做成垃圾减量的市县各部门将共同交流协调处理建立公众参与的监督机制。